TSN是基于IEEE 802.1Q标准的VLAN,工作在数据链路层,其数据帧格式如下所示:
该数据帧在以太网帧当中插入4个字节802.1Q标签用于定义其特征,介绍如下:
标签协议标识(TPID):长2字节,用于标识是否为VLAN数据帧
标签控制信息(TCI):长2字节,分三部分。第一部分为优先级标识,3位,作为TSN调度分配的参数。第二部分为规范格式指示位(CFI),1位,通常为零,设置为1时表示可以被丢弃以保证高优先级的QoS。第三部分为VLANID,12位,表示VLAN网络识别号。
对TSN网络而言,不同优先级的服务对应图3中的PCP码。3位PCP码定义了0(最低)~7(最高)这8个优先级,传输类型分别对应:基础、最大努力、卓越努力、严苛应用、延时和抖动小于100 ms的视频、延时和抖动小于10 ms的音频、内部网络控制、网络控制。
相关协议:
IEEE 802.1Q | 虚拟局域网(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,VLAN),定义了一个 VLAN 标签字段,时间敏感网络内的网桥根据相应标签处理数据传输流程,IEEE802.1Q支持服务质量(quality of service,QoS) |
---|---|
IEEE802.1AS | TSN要求能够实现高精度时钟同步,用于时钟同步的标准是802.1AS,是一个完全基于二层、非IP 路由的协议。是基于IEEE 1588 V2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发展的,称为gPTP-广义时钟同步协议。 |
IEEE 802.1AS-rev | 为工业所开发的升级版时钟同步协议,支持新的连接类型(如WiFi)、改善冗余路径的支持能力、增强了时间感知网络的主时钟切换时间等性能 |
IEEE 802.1Qat | 流预留协议,通过对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服务请求和传输路径进行管理,为数据流预留带宽,不同的数据流按照 StreamID 进行区分 |
IEEE 802.1Qav | 增强的时间敏感流的排队及转发协议,在保证时间敏感流服务质量的同时,使得普通异步以太网数据流与时间敏感数据流在网络中共存,它采用了基于信用的整形器(credit-based shaper,CBS),以应对数据突发和聚集,可限制爆发的信息。IEEE802.1Qav以太网保证在7个跳转(hop)最差2 ms Class A和50 ms Class B延时。然而,这个延时对于工业应用来说是不能接受的。为了获取更好的QoS,IEEE 802.1TSN TG又进一步开发了Qbv时间感知整形器、Qbu抢占式MAC等机制 |
IEEE 802.1Qbv | 门操作的调度机制,提供可预测的确定性端到端时延,在门操作机制中,为每个交换机端口配置gate control list,该端口根据list 从队列中选择帧进行传输。时间感知整形器(Time Awareness Shaper,TAS)是为了更低的时间粒度、更为严苛的工业控制类应用而设计的调度机制,目前被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企业所采用。 |
IEEE 802.1Qbu & IEEE 802.3br | 帧抢占机制,高优先级帧可以打断正在传输的低优先级帧,待高优先级帧传输结束后重新开始传输剩余的低优先级帧片段,此机制减小了由于低优先级的阻塞而引入的时延 |
IEEE 802.1Qci | 逐流过滤与警管,定义了流的管理与过滤功能,用于避免部分节点流量过载,从而影响其他节点的情况。IEEE 802.1Qci-t表明,它会根据达到时间、速度、带宽,对桥节点输入的每个队列进行滤波和监管,用于保护过大的带宽使用、突发的传输尺寸以及错误或恶意端点。 |
IEEE 802.1Qch | 循环排队转发的调度机制,数据帧经过一个网桥的时延范围是确定的,与网络拓扑无关。这使得端到端时延很容易计算,只与源终端到目的终端的跳数有关,且时延抖动很小 。由于CBS机制仅可实现软实时级,路径拓扑会导致持续的延时增加。而最差延时情况与拓扑、跳数、交换机的缓冲需求相关。因此,TSN工作组推进了周期性排队与转发(cyclic quening forwarding,CQF)机制。 |
IEEE 802.1CB | 无缝冗余协议,提供了帧复制、帧消除等技术实现 |
IEEE 802.1Qcr | 异步流整形(asynchronous traffic shaper,ATS)机制,ATS基于紧急度的调度器设计。其通过重新对每个跳转的TSN流整形,以获得流模式的平滑,实现每个流排队,并使得优先级紧急的数据流可以优先传输。ATS以异步形式运行,桥和终端节点无需同步时间。ATS可以更高效地使用带宽,可运行在高速连接应用的混合负载时间,如周期和非周期数据流。 |
IEEE 802.1Qca | 为数据流提供显式路径控制,带宽和流预留以及冗余。它通过携带用于时间同步和调度的信息,使用IS-IS扩展了最短路径桥接(SPB)的功能,以控制桥接网络。它通过使用PCE(路径计算元素)提供显式转发路径控制。PCE是一个实体,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表示计算出通过网络的路径。IEEE 802.1CB依赖于IEEE 802.1Qca在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网络中的不相交路径上传送消息。 |
IEEE 802.1Qcc | IEEE802.1Qat是早期的网络配置方法,而IEEE802.1Qcc则是其增强版,支持集中式的注册与流预留服务,称为SRP增强模式,实现网络的动态配置。IEEE802.1Qcc提供了一套工具,用于全局管理和控制网络,通过UNI来增强SRP,并由一个集中式网络配置(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,CNC)节点作为补充。UNI提供了一个通用L2层服务方法。CNC与UNI交互以提供运行资源的预留、调度以及其他类型的远程管理协议,如NETCONF或RESTCONF;同时,IEEE 802.1Qcc与IETF YANG/NETCONF数据建模语言兼容。这个配置管理机制与IEEE 802.1Qca路径控制与预留,以及TSN整形器相结合,可以实现端到端传输的零堵塞损失。 |